加强制度落实 提高成本管控效
建筑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的采购管理、现场管理、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团为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调整,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制度的落实和有运用方面还是存在有差异,下面结合在工作期间和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材料使用前的成本控制。在施工前应首先应做好材料成本的预测,估算材料所需耗量,为下一步的购置及总成本控制量打下基础。其次在材料管理中,财务部门应与材料保管部门或施工单位协同做好材料的定期的盘存工作,尤其是材料保管部门应掌握最新的库存数据,为采购材料提供依据,为生产投料做好准备。且材料采购应形成规模,实行集中采购,避免或尽量减少应急、零星采购造成的人工、材料成本的增加。
二、材料的存放收发管理。 对工程材料的收发工作,应建立专人负责制度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认真的登记记录,并对材料收发之后的库存状况及时向工程负责人做好汇报,以便于工程负责人做好材料的监控和有效利用。对材料的安全要进行有效的防范,如防水、防火及防盗等。在对材料进行安全存储管理过程中,责任人要合理安排和监控材料的出入库情况,控制材料消耗使用情况。在不影响正常施工及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以免造成浪费和过度积压。
三、严格控制材料领取数量。对于材料的领取数量,应严格按照实际计算的用量为准,不得多领多取。应建立健全的材料领取制度,对于多领的材料应由相关人员审核签字后方可领取,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并实行一定限额领料,确保材料的使用不浪费,合理控制施工用量成本。
四、及时回收剩余材料。加强对剩余材料的回收管控,设立材料节约的激励制度,施工中对于剩余的边角料应及时回收并整理,然后对能再加利用的材料进行库存保管,而对于一些没多大利用价值的剩余材料,则根据相应规定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保持施工场地的干净整洁。另外,对周转材料及低耗品等的领用除办理正规领用手续外,并做好台账的登记或回收,对丢失或损坏的应追究其原因或赔偿责任。
结合实践来看,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和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在于管理,只有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在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严格按照施工节能节材要求,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合理使用材料,这些对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成控制量安全部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