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常态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常态要去面对,比如落寞、孤独、悲欢离合,比如新旧交替、到站退休。变化是人生永恒的最基本的常态。人的一生就是累加变数慢慢充填的过程,看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着每天的繁琐。经历又是不可重复的,里面都蕴藏了变化的细微,升华为人生的酸甜苦辣。
这样的感受源于某一天和一位久未谋面朋友的相遇,简单寒喧几句之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奇怪。曾经的着装寒酸现在的光鲜,曾经的懦弱现在的张扬,配以不时夸张的手势,脸上的精神焕发。想象中的故旧相逢自然是亲切而怀旧的,但这次却全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他不断上下打量审视我的眼神,配合他不断发出的“现在哪里上班?工资多少?房子按揭还是一次付清”连珠式炮问,让我的高兴劲儿越来越淡,并且变得越发麻木了。我借口有事要走,想尽快化解明显的尴尬,他却不依不挠的一个人继续着。在结束之后,我竟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一人单独踌躇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怎么也轻松不起来,眼前闪现着刚刚过去的一幕,带给了我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回味毕业跨进社会独立生活的几年,自己确也有过这样那样相似的状态,至今仍是记忆犹新的事情。那是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虽然薪水不高,但比起在学校时的每天五六元的生活费己是取得长足进步了,于是心理总是被有两张钞票的腰包所左右,总觉着这会儿真正跨入白领的生活。上班后的第一个春节回家的时候,在村口打了一辆儿时玩伴驾驶的出租车,他开车把我直接送到了家门口,我掏出十元大钞递给他后说“不用找了”。然而他回馈我的却是一种受辱后的愤怒,他将该找的钱扔在地上后扬长而去。
现在看来,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与今天遇到的故事有着“异人同事”之妙,或许还有很多类似的曾经,在我来说所不同的仅仅是一种角色的转换罢了:过去的我曾经施加给别人,今天我被别人施加了。
有人说人生的常态是无奈,是寂寞,是挫折,是很多很多人生的平凡的经历。人生过程中总会有起伏的波折,而这种波折会给人生本身带来显明的变化,如果把变化前的一段心态、行为较为稳定的时间称之为人生常态的话,那么因为变化所带来的不稳定就可以称之为变态了。人生的过程中,会有常态的停驻,也难免变态的阶段。常态是变态之后的成熟,而变态则是一种由打破常态的因素引发的生活状况,变态往往更多体现在心理的变化上。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过或遇到过这样人生变态的经历。变态的产生可以是因为突然间的富有,也可以是因为贫穷。由于条件的改善,人往往就会被异化,变的和过去全然不同,在行事风格、对人态度等方方面面与过去形成巨大的落差。突然间的富有带来的更多是自我彰现、自我膨胀,甚至会变得不可一世,直至走向自我毁灭;而突然间的贫困则会是一厥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
人生路上没有永远的顺心如意,很多事情在我们的期望下却往相反的方向走去了,这中间难免会有失望、会有遗憾,变化是随时随地的,适应变化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把心态放好了,有的东西,它变了你就随着改变,而有的东西,你则需要以不变应万变,自己衡量着,心态平衡着,这就是成熟的人生,也是一种常态的人生,不会被外界变化所累,自然地应对生活的起伏变化,将变化化为激励我们向前的动力,始终如一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孙武说过: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何尝不是对人生常态的最佳诠释呢。
人事行政目标绩效法务部
邹利
2016-11-30